歌手李玟去世,享年48岁!医生提醒……

7月5日,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发文泣告妹妹CoCo李玟因抑郁症轻生去世。
“我们怀着极度哀伤的心情,告诉大家一个悲痛的消息:CoCo于数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症,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,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,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,送院后一直昏迷,经医院团队努力抢救及治疗,最终于7月5日与世长辞。”
李玟(英文名CoCo),原名李美林,1975年1月17日出生于中国香港,9岁时移民美国旧金山,华语流行女歌手、影视演员。
1993年获香港TVB新人歌唱大赛亚军,从香港展露头角,1994年转战台湾发片并成名。
1996年加入Sony Music唱片,并发行《李玟CoCo同名国语专辑》,其主打歌《往日情》获得1996年金曲龙虎榜年终销售第2名。同年发行的英文专辑《CoCo’s Party》,在台湾卖出53万张。
1999年转签美国Sony Music而晋升国际乐坛,跨出她国际歌手的第一步,并推出首张国际英文专辑《Just No Other Way》。
2001年因演唱《卧虎藏龙》主题曲,让她成为了首位登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献唱的华语歌手,并被时代杂志评价为“华人之光”。
2011年李玟与利丰集团执行总裁Bruce Rockowitz在香港完婚。2013签约环球唱片,同时发行专辑《盛开》。
2016年1月15日,李玟作为首发阵容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真人秀《我是歌手第四季》。
2016年4月8日,李玟获得《我是歌手第四季》总冠军。2017年1月17日,发行最新单曲。
2018年4月,参加综艺节目《歌手》,为Jessie J帮唱。
2022年成为浙江卫视《中国好声音》导师。
2023年7月2日在家中因抑郁症轻生,送院后一直昏迷,经医院团队努力抢救及治疗,最终于7月5日去世。

什么是抑郁症?
指导医生:川大华西春熙医院·省四医院心理医生 刘双珠
我们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、兴趣缺乏、精力下降,多伴有睡眠障碍、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分散、疲乏、想自杀,且自杀成功率较高。
患上抑郁症可以寻求帮助
抑郁症其实很常见,明星张国荣、乔任梁、崔雪莉、李玟……都因抑郁症去世,我们身边的人可能也患有这种疾病,但是我国抑郁症就诊率却不高。
由于在我国很多人认为患有心理疾病是羞耻的,不能给人说的,所以很多患者默默承受着疾病的痛苦,抑郁的折磨,没有勇气到专科抑郁看病获得帮助。
其实,看心理医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因为抑郁症不是一时的想不开,而是一种疾病,专科医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治疗,是会获得良好疗效的。经过科学的诊治,抑郁症会较快地得到缓解。
所以患有抑郁症的患者,要勇敢地面对,勇敢地走出这一步,到精神心理科去看抑郁,获得直接的帮助,走出抑郁的深渊。

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
一般来说,经过医生诊断,会根据患者情况判定轻中重等程度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治疗或者心理联合药物治疗。药物的疗效一般需要2-4周才可以见效,不要着急,要有耐心。治疗期间要按照医生吩咐,按时复诊,请医生评估,并调节药物,直至痊愈。
常用的药物作用主要是调节大脑内的5-HT(五羟色胺)、NE(去甲肾上腺素)这些主管情绪、动力、精力以及食欲睡眠的化学物质。
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稳定,疗效比较确定,适合于中度、重度抑郁症患者。抗抑郁药物治疗是当前各种抑郁障碍的重要手段,甚至是主要手段,能有效缓解或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、紧张和躯体症状,有效率约为60%~80%。
(1)SSRI类药物,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,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。
(2)SNRI类药物,疗效肯定,起效较快,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,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。
(3)NaSSAs类(NE和特异性5-HT能抗抑郁药)药物,有良好的抗抑郁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。口服吸收快,起效快,抗胆碱能作用小,有镇静作用,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。
(4)安非他酮,去甲肾上腺素、5-羟色胺、多巴胺再摄取的弱抑制剂,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,适用于抑郁症以及双相抑郁,优势为对体重以及性功能影响小。
对于一些焦虑明显、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,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类(安定类)药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药物。对于一些症状严重,甚至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,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。
药物治疗期间,患者要及时反馈用药后的反应,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时随诊,获得帮助。
大部分抑郁症患者,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,是会获得良好疗效的。患病后,不要怕看医生,要勇敢面对。
如何预防抑郁症
1、健康的生活方式: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抑郁症至关重要。规律的作息时间、健康饮食、适度的运动和足够的睡眠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稳定性。
2、建立支持系统:拥有一个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。与家人、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,寻求支持和理解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因素。
3、管理压力: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技巧对预防抑郁症至关重要。采用积极的心态,学会放松和应对挫折,可以减轻潜在的抑郁症风险。